“洞察设施短板,数据驱动改善”,为全面摸清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,助力打造更包容、便捷的社会环境,6月28日,商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奔赴昭萍书院、多家医院、学校、银行及图书馆等场所,开展无障碍设施专项调研,用行动关注特殊群体出行需求,为城市无障碍环境优化添砖加瓦。
团队深入文化场馆、医疗机构、教育场所、金融网点,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“体检”。在文化场馆,查看通行坡道是否顺畅、有无低位设施助力残障人士使用资源;于医疗机构,检查无障碍电梯运行、扶手安装是否规范,保障就医通道便捷;在教育、金融场所,关注坡道坡度、低位服务窗口等配置。

调研发现,部分场所存在设施短板:医院电梯候梯区狭窄,轮椅通行易受阻;学校部分坡道坡度不达标,推行吃力;银行低位窗口配备不全,残障人士办事不便;文化场馆坡道偶有障碍物堆积。团队详细记录,梳理成调研台账。

此次调研,意在通过数据与问题反馈,推动相关单位完善设施。让残障群体在就医、求知、文化体验、办事中,更便捷、有尊严地行动,彰显社会包容,助力打造无障碍温情城市。
此次调研中深刻体会到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性与差距,将知识融入实践。这不仅是对设施的“问诊”,更是青春力量助推公共服务优化的实践。
未来,团队将跟进成果转化,期待携手各界,完善无障碍设施,让“有爱无障”融入城市发展,让每个人平等共享红利,奔赴美好未来。
撰稿:陈泽韵
一审:李熙睿
二审:罗可欣
三审:刘根林